首页 > 焦点 > 高校教师考核要回归教育根本
高校教师考核要回归教育根本
网上收集 2015/1/6 10:40:14 (8887)

  “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据《中国青年报》1月5日报道,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周鼎近日在一篇《自白书》中痛陈了现在高校教学、科研、职称评审中的种种弊病,戳中了高校“青椒”(青年教师)的痛点,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也让高校“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这个老问题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在大学里,教学和科研哪个更重要?如果站在不同人的角度来看,答案显然是不同的。例如,许多校领导和科研、人事处的处长肯定会说,当然是科研重要了,不然自己学校怎么与别的学校竞争?但教务处的处长和教师发展中心的主任则肯定会说教学重要,因为教书育人是学校的主要职责。对于教师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则在于他们自身的偏重。

  尽管如此,这个问题仍然不应成为一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无解之题。大体说来,普通的教学型大学必须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对教师的考核也应相应以教学为本位。而对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的“985工程”大学来说,则必须科研和教学齐头并进,并匹配以教师分类管理制度。即少部分教师走“助教—讲师—高级讲师”的教学型职称之路,绝大多数教师则走“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的“教学—科研型”职称之路。

  这方面,英美两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英国,大学给走教学型教师的基本待遇是比照“教学—科研型”教师确立的,二者差距不大。对于教学型教师,校方并不强制他们完成科研任务,他们只要安心地备好课、上好课,指导、督导好学生即可。对于“教学—科研型”教师,大学则更重视自由研究的氛围和研究质量。基于基本年限,只要教学和科研等方面没有大问题,一般都能逐步晋升职称。同样,在美国,不但相当多的教学型大学对教师没有科研要求,研究型大学也并不以课题、期刊、出版社级别和成果的数量来评定教师科研水平。

  进一步说,大学不是纯粹的科研机构,所以虽然大学是有科学研究的职能,但肯定不能让教学沦为“鸡肋”。如果我们的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僵化到科研必须无条件第一,且导致众多教师成天为课题、论文而焦头烂额、心力交悴甚至钩心斗角的时候,那么大学就必须回到原点,想想自己的职责究竟应该是什么。如果大学放弃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要求,违背了教学和教育的核心旨归,那么大学就丧失了安身立命之本,甚至不能再称为大学了。

  因此我们说,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恰当地对待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切不可一窝蜂地在科研的泥潭中继续深陷下去,荒废了教学这一根本任务。

阅读(8887)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