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北京市教委主任:深化首都教育领域改革
北京市教委主任:深化首都教育领域改革
网上收集 2014/9/18 9:54:40 (9010)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作了进一步的全面部署,又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置于社会事业改革问题之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教育的高度重视,也充分表明了深化教育改革的紧迫性。新形势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首都教育现代化,急需首都教育系统在思想认识上、政策制度上、行动措施上做好充分准备。

  “十二五”以来,我们实施以建成“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首都教育和先进的学习型城市”为核心的首都教育发展战略,首都教育发展水平已超过中等发达国家同期平均水平,部分指标已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是,教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阶段以后,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难度更大。如,应试教育根深蒂固,教育质量评价标准单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的矛盾进一步凸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权责划分不清晰,学校办学活力明显不足,社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

  解决这些问题,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然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学校管理等环节。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完善大中小学[微博]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改革管理模式,增强学校的办学活力。加大对学校发展定位分类指导的力度,探索学校多样化发展新途径,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资源,形成独特的教育风格和学校文化。整合行政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减少考核的次数,精炼考核的内容。减少和规范政府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保障学校依法行使办学自主权。

  改革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教育公平。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重视流动人口、贫困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的教育工作。实现区域资源互动,探索集团化办学、学区化管理、组建学校联盟、城乡一体化办学、名校办分校、共建特色学校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

  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多元质量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注重考察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选取具备一定教学资源和课程设置能力的中小学校,探索走班制、选课制试验。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和用人单位紧密合作,探索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在京部属高校与市属高校一对一、一对多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共建联系,建设一批北京学院,为学生提供在多所高校中完成“一个主修专业+多个辅修专业”的学习模式。

  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建立具有首都特色的评价体系。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微博]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推行英语社会化考试,同步推进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清理规范升学加分政策。实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分类考试招生,推广“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入学考试制度。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分类考试,扩大培养单位和导师团队的招生自主权,建立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录取制度。

  抓住各级各类教育关键环节,力求重点突破。在学前教育领域探索办学主体多元化改革。多种渠道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推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建立现代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产教融合。打造首都高等教育的特色和品牌。探索建立学业资格认证制度,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的“学分银行”。引导社会资本办精品、特色民办教育。

  首都教育的改革发展,要为建设首善之区作出自己的贡献,要成为代表国家展示中国形象的窗口;要积极满足人民的新期待,让教育为每个人的终身发展与美好人生奠定坚实基础。

阅读(9010)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