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8日,松花江吉林市区段出现上千只化工用桶。因洪水造成吉林省永吉县一家名叫新亚强的化工厂的化学原料仓库被冲毁,大量桶装原料“三甲基一氯硅烷”被冲入松花江。吉林当地官网始发出消息称,盐酸经过大量水稀释后,会造成水的PH值降低,可能产生一定的环境灾害,但一般对人体无害。此事件对松花江水质影响极微。
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方面,吉林停水一天引发恐慌。
化工原料桶出现江面时,许多市民发现家里同时停水,政府部门任何通告,也没有接到手机短信,不知道水质到底会不会污染。哈尔滨市民在获悉吉林市大量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后,各大超市里出现“抢水潮”。在家乐福、北京华联等超市,可以看到众多市民推着装有矿泉水的购物车,有的干脆成箱地往家搬。矿泉水的货架上零售的瓶装水也所剩无几。
另一方面,饮用水价格暴涨。
距吉林市政府不到500米的河南街上,一些商贩公然在街边哄抬水价,一箱市价20元的娃哈哈瓶装水,被卖到60到80元一箱。
第一,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进一步完善。
对已有的紧急预案必须进行全面的梳理、补课。加强值班、报告制度,对突发应急事件的反映要及时准确。加强综合协调,明确责任。健全《安全事故与自然灾害预防、接报与处置工作程序》。建立城市突发应急事件处置平台。进一步提高突发应急事件处置水平,对已有的紧急预案必须进行全面的审视、梳理,一件一件查对,一切以能够有效地付诸实施为准,提高可操作性。预案必须经过论证。
城市规划应包括对灾害的预防。应将对灾害预防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加强城市减灾的常态建设。城市备用水源的规划应能适应城市突发事件的需要。城市规划应根据各个流域、饮用水源地工厂的种类和分布、农业布局、人口布局、县市区高危工业分布等相关情况,作出脆弱性评价。并针对性地从规划角度进行调整和落实。
必须严格执行现有的法规和问责制。建议对水源保护区进行一次执法大检查。对于在检查中发现的环境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坚决杜绝污染源。
第二,信息透明保证社会安定。
必须尊重百姓的知情权,特别是涉及到公众利益的时候,遇事不能捂。建立实情报告、报道制度十分必要。媒体及时进行报道,发布权威信息,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中保证社会安定局面的重要方面。
[NextPage]
第三,加强水源保护建设。
扩大水源保护区。流域性的污染不是我们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所能控制得了的。因此有关部门应对上下游有可能对饮用水造成污染的工厂、单位、禽畜饲养场、农牧场、居民小区,甚至上游城市进行全面的污染源调查,并制定出相应的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加强水源水质检测力度。环保、卫生、水务及供水部门应建立日常的水源水质监测制度。可由政府协调对各部门的监测、检测进行统筹安排,建立水源水质信息通报制度及应急情况下的检测规程。
建立水源水质预警系统。建立水源水质预警系统,采用连续测定的仪器进行监测,运用GIS平台进行数据处理预测预报,建立由各相关部门、单位组成的监测、监管体系。
第四,完善水处理应急工艺。
制订水质事故和水处理系统事故预案。水处理应急工艺的建设。提高城市供水系统的可靠性。供水企业应不断提高水处理工艺的水平,为保证水质,建议增加水质深化处理工艺。
第五,加强应急人员的培训与保障。
加强对各岗位人员的培养和训练。关键岗位的人员不要轻易调岗。关键部门、关键单位的负责人应熟悉业务、责任心强,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冷静、果敢,勇于承担责任,坚决执行应急指令。
第六,城镇供水应急中的政府组织管理。
建议由事件建设主管部门成立应急指挥部。由于城市供水的规划、日常运行管理长期由建设主管部门行使政府职能,并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只有赋予其供水事件的应急指挥职能,使平时的日常管理与应急机制得到有机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政府的工作效率。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各部门必须接受统一调度,服从统一指挥。
科学组建多学科背景的应急专家小组。建议建立跨行业、多学科应急事件处理专家小组和专家信息库。在发生和处理突发事故时,随时可以召集调用,更加迅速、决策更加科学、方案更加合理,把突发事件的风险和损失降到最小。
阅读(1327)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