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年考研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复习
年考研政治理论基本知识复习
网上收集 2009/7/2 17:12:14 (757)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的斗争。这种矛盾的斗争和结果,决定着中国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方向。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1)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二,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第三,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第四,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人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第三,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2.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使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起来。

  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基本建立的同时,我国的政治领域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社会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

  2.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几千年来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是俄国十月革命以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大的事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

阅读(757)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