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体育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冲刺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冲刺
网上收集 2007/12/11 11:46:24 (1743)
答案与解析
  Model Test 5
  Section Ⅰ Use of English
  1. [答案] \[B\] for
  [解析] 名词“reason”之后常接介词for,或连词why。此处应选[B]for。其后的this(指上句内容)是for的宾语。切不可将“this is”误看作从句而选[C]why。
  2. [答案] \[A\] present
  [解析] 形容词“present”作“出现/存在的”解时通常置于被修饰语之后,符合此句结构与句意,为当然选项。
  [B]“现在的;目前的”,在此义上与present同义,但通常置于被修饰语之前;[C]“消逝的”,[D]“显现/露的”,皆不合句意。
  3. [答案] \[C\] in
  [解析] “disagreement”后可接多个介词:about, on, over, as to sth.(在/对……问题上的分歧;with(与……的争吵);between, among(……之间/当中的纷争);in(在……方面的不同/分歧)。根据搭配与句意,应选[C]。
  4. [答案] \[D\] in addition
  [解析] 前两句指出,在多种族社会里,人们对事物有多种不同的看法,有多种思想,有不同的兴趣,有多种不同的信仰。此句进一步说明,在多文化的社会里人们有种多样的世俗兴趣,因而也有较多的宽容。由此判断,此处应为表示进一步说明的插入语,故答案非[D]“此外”莫属。其余三项不合句意逻辑。
  5. [答案] \[C\] tolerance
  [解析] 由上题解析可知,[C]“宽容”为此题的正确答案,表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互相理解,和谐共处。
  [A]“多样”,[B]“容量”,[D]“忍耐力”,均不合句意需要。
  6. [答案] \[B\] promote
  [解析] 据此文开头的主题句判断,这里需要一正面意义的动词,因而[A]“阻挡”和[D]“阻碍”可首先排除。其余两项虽有正面意义,但[B]“促进”更合文意逻辑。
  [C]“加强”不合逻辑。
  7. [答案] \[A\] decision
  [解析] 据整句判断,此处选用[A]“抉择”符合句意逻辑,即“所有这些因素开辟更多的生活领域供人们选择,从而促进社会变革”。
  [B]“思考”,[C]“冥想”,[D]“沉思”,皆与句意相去甚远。
  8. [答案] \[C\] occasions
  [解析] 此句与上句对照,说明单一种族社会变化较少的原因。[C]“理由;原因”用于此处最恰当。
  [A]“转变”,[B]“前提”,[D]“动机”,均不适用。
  9. [答案] \[D\] for
  [解析] 名词need和opportunity皆可后接介词for,故[D]为当然答案。它们也可后接不定式“to do sth.”,但其中的“to”并非介词,而是不定式的符号。
  10. [答案] \[D\] though
  [解析] “And”之后为一主从句,从句谓语是否定式,主句谓语为肯定式,并有状语“at least”,因而这里需要一个表示转折或对照的连词。由此可知答案非[D]“虽然,尽管”莫属。
  [A]表示原因,[B]表示条件,[C]表示时间,均不合要求。
  11. [答案] \[B\] undisputed
  [解析] 此空所需之词与“customary”(习俗/惯的)并列,其词义应与此一致。[B]“广为接受的;不容置疑的”为当然之选。
  [A]“未被触动的”,[C]“坦诚的”,[D]“不变的”,皆与句意不符。
  12. [答案] \[A\] frequently
  [解析] 这里所需之词与“readily”(快捷地;容易地)并列,两者在语意逻辑上应保持一致,故[A]“经/时常”为所需选项。
  [B]“彻底地;根本地”,[C]“常规地;例行地”,[D]“合理地;切合实际地”,均不可取。
  13. [答案] \[C\] culture
  [解析] 据此空的上下文看,所需之词的内涵既有“material aspects”(物质方面),亦有“nonmaterial (aspects)”(非物质方面)。由此可见,[C]“文化”最恰当。
  [A]“社区”,[B]“真实性”,[D]“结构”,皆不适用。
  14. [答案] \[B\] values
  [解析] 据整句判断,此处所需之词应指非物质方面,且属文化范畴,故[B]“价值观”为唯一正确答案。
  [A]“特征”,[C]“概/观念”,[D]“质量;品质”,均与句意无关。
  15. [答案] \[D\] opposites
  [解析] 由“less... than...”可知,此题的答案应与“社会的基本感情方面”相对,在四选项中,只有[D]“对立面”,即与前者相对的各方面,最恰当。
  [A]“技术”,[B]“组成部分”,[C]“反对者”,皆不可取。
  16. [答案] \[A\] substance
  [解析] “rather than”表明此空所需之词应与“form”(形式)相对,故只有[A]“实质”符合需要。
  [B]“结果”,[C]“能力”,[D]“重要性/意义”,均不合要求。
  17. [答案] \[C\] strange
  [解析] 与上题类似,这里所需之词应与“该文化可接受的成分”相对。[C]“陌生的”堪当此任。
  [A]“不同的”,[B]“过时的”,[D]“普通的”,皆不适用。
  18. [答案] \[B\] gradual
  [解析] 据下句中的“continuous”(持续的)和“sharp differences”(急剧变化)判断,[B]“渐进的”恰合文意。
  [A]“合理的”,[C]“不可抗拒的”,[D]“必不可少的”,均不合文意。
  19. [答案] \[D\] scale
  [解析] 据上题分析,[D]“规模;程度”符合句意。
  [A]“流动”,[B]“趋势”,[C]“排列”皆不可取。
  20. [答案] \[A\] counterparts
  [解析] 此空与“them”(指Black Americans)并列,故[A]“对应的人”,即white Americans, 用在此处最恰当。
  [B]“居民”,[C]“同事”,[D]“同代人”,均无黑人、白人之分。

Section Ⅱ Reading Comprehension
  Part A
  21. A[解析]an odd notion(一种奇怪的想法)在此文起始句中为省略了“,which is”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说明其前的整句:“要了解现代的童年,就必须探究它的历史”,而此句正是Postman理论的主题。因此可以确定,A项“强调Postman理论独特的主题”是使用此短语的目的。
  B项“预先削弱反对Postman理论的意见”,C项“表明Postman理论的主题有争议”,D项“在社会历史背景下说明Postman的理论”,皆不可取。
  22. C [解析]medieval(中世纪) children出现在第2段前半部。该部分表明,中世纪欧洲人认为儿童与成年人并无明显差别,他们与成人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和智力环境之中。由此可知,C项“未与成人的事物隔离”是恰当的推断。
  A项“对父母保密”,B项“与成年人有同等身份”,D项“获知各种秘密”,均有悖文意。
  23. D[解析] Postman在第2段后半部说,15世纪印刷机的发明,将不识字的儿童与有文化的成年人分隔开来,于是儿童形成了自己的sphere(圈子);在第3段说,这种分隔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中叶,那时电视的出现又把全民带回共同的符号领域。可见此题答案非D项“15世纪到20世纪中期”莫属。
  A项“信息时代的开端”,B项“中世纪之前的时期”,C项“20世纪中期到现在”,均不正确。
  24. D[解析]题干表明,此题出自文章的末句:Postman并不shy away from(回避)其理论的主要暗示:儿童的消失标志着成人的消失。可见D项“成年与童年同时消失”,是当然之选。
  A项“儿童比从前成熟早得多”,B项“成年人日益童稚化”,C项“现代媒体促使儿童快速成长”,皆非“主要暗示”。
  25. B[解析] 参见上题解析,答案当然是B项“回避”。
  A项“抛弃”,C项“对……感到忧虑”,D项“对……感到犹豫”,均不正确。
  26. B[解析]文章开头(commences)第1、2句说,GNP(国民生产总值)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此后,its heir, GDP(它的继承者——国内生产总值
阅读(1743)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