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2000年法律硕士考试卷综合课考试
2000年法律硕士考试卷综合课考试
网上收集 2007/12/10 12:29:49 (1555)
Ⅰ、法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满分6分)

1.公法 2.法系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满分19分)

( )1.原始社会的习惯就是习惯法。

( )2.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 )3.法律效力的一般原则是不溯及既往。

( )4.侵犯人权的法是恶法。

( )5.司法人员首要的伦理规范是忠诚于法律,只服从法律。

( )6.只有法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 )7.调解书、逮捕证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 )8.古罗马法中已经规定了公开审判的原则。

( )9.英美法系中的普通法实际上是判例法

( )10.违法行为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

( )11.法律的调整对象是我国法律部门划分的主要标准。

( )12.在我国,广义的立法主体包括最高权力机关。

( )13.法律渊源就是法律的来源、源流。

( )14.司法权是执行立法机关法律的一种权力,主要指审判权。

( )15.行政处分包括行政制裁、行政处罚和劳动教养。

( )16.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 ( )17.法律关系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 )18.义务性规范是禁止人们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

( )19.法的历史类型是依据法的传统和外部表现形式的不同,对古往今来的法律所作的分类。

三、论述题(本题15分)

从法的形式特征论述法的主要优点。

Ⅱ、宪法学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满分8分)

1.国家结构形式

2.平等权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12分;含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纸上所选答案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给分)

1.宪政的基本精神是__________。

A.建立有限政府 B.树立宪法的最高权威

C.宪法是宪政的前提 D.宪法能够得到严格的遵守和执行

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__________。

A.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以及国务院秘书长

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C.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央军委主席及中央军委其他组成人员

D.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3.宪法的根本法地位表现在___________。

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B.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与其他法律不同

D.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_______。

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

B.宪法是一切公民、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的最高行为准则

C.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D.通过或批准宪法的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5:_________是18世纪末资产阶级在反封建革命斗争中的著名纲领性文件,以后成为法国宪法的序言。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自由大宪章》 D.《人身保护法》

6.根据选举法,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_____产生。

A.上级任命 B.下级委派 C.直接选举 D.间接选举

7.任何公民,非经_________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 B.人民法院决定

C.公安机关批准 D.国家安全机关批准

8.国家的最高监督权由_________行使。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9。由立法机关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起源于________。

A.英国宪法 B.美国宪法 B.法国宪法 D.苏俄宪法

10.根据宪法,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域包括______。

A.自治区 B.自治州 C.自治县 D.自治乡

11.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民主集中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180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审理_______一案,开创了由最高司法机构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先例。 A.麦卡洛克诉马里兰 B.马伯里诉麦迪逊 C.辛普森 D.弹劾约翰逊总统

三、分析题(本题10分)

某市人民政府为筹措公路建设资金,加快市区街道改造步伐,发布了《关于营运性出租车收费问题的规定》。该规定要求,一切营运性出租车必须向交通管理部门交纳道路建设费、增容费200元,逾期不交者将追究法律责任。作为该市出租车司机的赵某认为,该规定属于乱摊派的范围,因而请求人民法院依据宪法和法律撤销这一规定。人民法院则认为,该规定属于市政府的行政规定,法院不能受理此案,并告知赵某向省政府和省人大反映情况。赵某则认为法院不履行职责,不公正,因而一定要法院受理此案。(请运用有关宪法和法律知识,对此案进行分析)

Ⅲ、中国法制史

一、填空题(本题共2题、4空,每空1分,满分4分)

1.夏商统治者在君权神授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______和_______的神权法思想。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制度的形成,标志着封建特权法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 )1.“质剂”是西周适用于买卖关系的契约形式。

( )2.春秋时期,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 ( )3.历史上有名的汉律60篇包括《九章律》、《傍章律》、《越宫律》、《朝律》和《约法三章》。

( )4.自唐律开始,中国法律就规定了亲亲得相首匿制度。

( )5.“五朝会典”是指《唐六典》、《大明会典》等五个朝代的会典。

( )6.《大元通制》是元英宗时期制定的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 )7.明朝实行“重其所重”的原则,加重了对伦理教化方面犯罪的处罚。

( )8.1906年,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作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

( )9.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第一个宪法文件是《中华民国宪法》。

( )10.1934年1月,工农民主政权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的主要修改是增加了“同中农巩固的联合”条文。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8分)

1.西周时期审判案件时判断当事人陈述真伪的五种方式,称为( )

A.五过 B.五听 C.五刑 D.五善

2.秦朝把杀伤、盗窃等危害封建统治的犯罪称为( )

A.家罪 B.公罪 C.公室告 D.非公室告

3.明朝创设的耻辱刑是( )

A.充军 B.发遣 C.枷号 D.廷杖

4.在抗日民主政权后期制定的各种宪法性文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5.唐朝中央司法审判机关为( )

A.大理寺 B.御史台 C.刑部 D.法部

6.清政府在1911年1月25日公布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暂行新刑律》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成文法典是( )

A.《吕刑》 B.《法经》 C.《禹刑》 D.《唐律》

8.1864年清政府和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内设立特殊审判机构,称为( )

A.化外人 B.会审公廨 C.观审处 D.领事法院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满分8分)

1.唐律疏议 2.马锡五审判方式



综合课试题答案



Ⅰ、法学基础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满分6分)

1.公法,一般认为,凡涉及到公共权力、公共关系、公共利益和上下服从关系、管理关系、强制关系的法,即为公法。(3分)

2.法系,根据若干国家和地区基于历史传统原因,在法律实践和法律意识方面所具有的共性而进行的法律的一种分类,(2分)它是这些具有共性或共同传统的法律的总称。(1分)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满分19分)

1.错误。[解析]原始社会的习惯不具有阶级性和国家强制性,因此不能与作为一种特殊社会规范的习惯法混同。

2.正确。[解析]规范性法律文件和非规范性法律文件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法律效力在约束力范围方面是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不具有普遍约束力。

3.正确。[解析]在一般情况下,各法治国家坚持新的法律颁布后只对生效后的事件和行为适用,不承认法律的溯及力。在特殊情况下,采取有利追溯的原则。

4.正确。[解析]法有善恶之分。一般而言,保护人权的法是善的,而侵犯人权甚至否定人权的法是恶的,人们便有权予以抵抗,即恶法非法。

5.正确。[解析]司法人员只有忠诚于法律和服从法律,才能排除法律之外的其他任何影响,公正独立地行使司法权,倍守法律公正的最高理念。评判司法行为优劣的最高的和惟一的标准就是法律。

6.错误。[解析]在一般社会规范中,党章、团章也规定权利和义务。因此,不能说只有法才规定权利和义务。

7.错误。[解析]调解书和逮捕证都是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二者是在适用法律过程中产生的法律文件,只对具体人和事适用,只适用一次。所以,调解书和逮捕证不是规范性法律文件。 8.正确。[解析]与东方相比,古罗马法院组织出现较早,且在法律中规定了许多关于诉讼的专门原则,如“公开审判”,“不告不理”等。

9.正确。[解析] 11世纪英国王室法院的法官在巡回审判中,有选择地适
阅读(1555)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