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面对考研冲刺阶段的调节
面对考研冲刺阶段的调节
网上收集 2007/12/8 13:42:18 (815)
   2008年1月19日-20日,是中国130多万考研学子企盼已久而又不敢直面的日子,毕竟,在这两天将要决定130多万考生的命运和将来。所以,这个日子对于考生来说意味着希望,也同时意味着恐惧。  

  随着时间的渐渐临近,百万考研学子的情绪渐渐变得越来越复杂了。有的准备充分,心情舒畅,在静静等待考试的到来;有的尚欠火候,还在忙着上各种培训班,紧张而有序;有的基础较差,时间准备又不够,看着那么多的资料和书籍,开始渐渐焦躁不安,越来越情绪化。所以我们将考生现在的情绪何心情分为下面几个类型:1、胸有成竹型;2、喜忧参半型;3、焦躁盲目型。不同的心情,不同感受,不同的结果。考研需要有它本身需要的心情和状态,如果不能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合适的状态,就不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首先看胸有成竹型。这类同学往往是准备比较早,手中掌握的资料和信息比较充分,自己也比较努力,方法也比较对路,所以自我感觉非常好,对于将来的考试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已经开始想象着自己参加复试或是被录取的场景。但是,虽然这类同学最后取得考试胜利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也是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如果对于自己的考研准备过于自信,那么就会觉得考试这个东西无所谓,那么也许就会错过了在考前再应该收集的信息和资料,也就会忽视考前政治和英语等等冲刺复习,也就会忽视专业课的进一步梳理和巩固,也许就会在考试的时候对于相关考务准备不用心,导致最后结果可能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举一个例子,我大学的一个同学,也是学外语的,考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他觉得自己是外语的,难道非外语专业的英语考试还能难住自己吗?所以,在考试前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政治和专业课的学习上了,但是最后考研成绩出来之后,英语考了40多分,成为当时外语学院的一个笑柄。究其原因,就是考研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是说外语好就能够顺利而且必然考得很好的。所以,那些准备充分的同学,一定要在此梳理下自己的准备情况,仔细检查政治还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看到,哪些细节还没有注意到,哪些时事还没有掌握,哪些重要的话题还没有整理等等;对于英语看看还有哪些小作文的格式还没有掌握,哪些单词还没有背会,哪些题目还比较容易出错等等;对于专业课而言,更要注意收集你要考得那个院校的硕士生导师们的著作和论文,要收集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是什么,认真总结,仔细梳理。所以,对于胸有成竹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戒骄戒躁,切莫高兴太早。要记住: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对于喜忧参半类型的同学来说,更要注意调节了。因为这类同学觉得该看的书也都看了,该收集的资料也收集了,但是有时觉得自己没有信心考上,常常忧虑和担心最后的考试结果,因此便常常无心看书,常常自己闷闷不乐,在这样的忧郁的状态下,时间在一点一点地过去,等到临考前,情绪会转变为第三种状态,那就是焦躁盲目型。其实,这类同学介于成功和不成功的桥梁出,往前走一步就是胜利,往后退一步就是名落孙山。所以这类同学需要做的工作就是重新评估一下自己的目标,以及根据目标需要看哪些书,需要准备哪些资料,需要下多大的功夫。然后迅速调整自己的复习状态,在最后的两个月进行高效的冲刺,顺利达到自己预先设定的目标,所以这类同学千万不要每天愁眉苦脸,一筹莫展,从而失去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和方向。 

     第三种同学可能比较多。第三种同学多数基础比较差,尤其是英语,准备时间也不是很充分,总觉得自己复习效果不大,看了很多书,背了很多单词,觉得没有记住太多单词,文章也看不懂,更不要说做题了。同时,政治也进入冲刺阶段,专业课的复习也进入攻坚阶段,因此在这些压力下开始变得焦躁不安,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看书,看书的效果再哪里。有的同学甚至考虑放弃,等待明年在继续考。我们要知道自古无场外的举人,所以如果自己现在放弃了考试,等于把今年的这次机会就让给了别人,就会让别人的考试变得更加容易和轻松。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绝对不能放弃。个人认为,虽然现在是冲刺阶段,但是正是因为我们基础比别人差,我们就不能别人做什么我们也做什么,别人进入冲刺阶段,我们不能羡慕和盲目跟风,还是要走完我们没有走完的基础阶段。有的同学会说,这不是急死人吗?人家都冲刺了,我还基础?其实,不管是政治,还是英语,还是专业课,都是考得是基本的知识和适当的水平发挥。如果没有基础,何谈发挥?所以,耐得住寂寞,认真地把政治的基础知识细细整理一遍;把英语该背的单词一定要科学系统地背完,再背诵写好的文章来应对作文部分,认真的把往年真题细细分析,把不会的单词都认真查出来并不断复习;专业课的知识点细细梳理,不求多但求精,循序渐进,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出人意料的。即使今年考研失利,也为明年的准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815)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