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016年的创业环境就是这样的变幻莫测,创业者前一秒还在谈概念、谈流量、谈用户,后一秒这些就都没用了。在中国人口、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环境下,国内几乎所有的创业者都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找到方法,让公司活下去。
9月24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央网信办、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青年创业论坛在杭州举行,36氪创始人兼CEO刘成城围绕他所经历的创业变化发表了演讲。就在9月21日,刘成城刚刚入选了《南方人物周刊》发布的“2016中国青年领军人物榜单”,并获得了在商业领域的“中国青年领袖奖”。
36氪在过去几个月做出了快速调整,作为国内最大创业服务平台也折射出了整个创投行业的变化。
36氪四大业务拆分独立
刘成城在演讲中介绍,36氪从2011年7月成立至今,在5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最早的创业团队,以创业媒体起家,大概持续了3年。但在那段时间里,创业媒体是相对冷门的方向,而大家说的都是在寻找下一个Facebook,所以这开始倒逼着去做别的尝试。
在第二个阶段,则是36氪尝试向创业服务延展,并引进新团队的阶段。到了目前所处的第三阶段,36氪的整体架构已经逐渐成型:现在36氪规模已近500人,有36氪媒体、氪空间(孵化器)、创投及类金融四大块业务。他表示,每块业务都将独立分拆成子公司,并引入了不同的投资伙伴。
目前,36氪媒体已是国内第一创投媒体,是国内创业公司寻求报道的主要入口;氪空间作为连锁运营的商业模式,引入了企业家冯仑、戈壁创投等股东,已成长为国内最大的联合办公空间。 36氪创投则相当于“创投版的链家”,聚焦于资产信息流;其在线融资平台已收录了76000多个创业项目,每天上线50到60个项目,同时每天大概有两千多位投资者、机构投资人在平台上找项目。还有就是类金融,除了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之外,未来还会涉及更多的金融交易。
在有些创业公司合并的情况下,36氪之所以选择分拆,刘成城表示,主要是不同业务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中,36氪媒体、氪空间在短期内都已经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而创投和类金融业务还处
阅读(1452)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