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是古树名木绝对的“大户”,这里古树名木的总数达到了132棵,占扬州市区古树名木总数的三分之一。而位于长堤春柳西侧的万叶林园,古树名木数量则达到了16种80多棵,这里由此也成为扬州最为集中也是最大的古树名木群体。
万叶林园
完美诠释“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万叶林园,又称叶园或叶林。
民国三十一年初版的《扬州览胜录》记载,“叶林在虹桥西岸、长堤春柳土阜西,江都叶君秀峰为其尊人贻谷先生所造之林,地广数十亩,中植花树千株,洵为湖上西堤佳境。”
叶秀峰为何会选择这里为其“尊人”造林?
万叶林园的所在地,“扬州城北的荒山”是它最早的状况。民国时期,叶秀峰升职为国民党高官,在游览瘦西湖时,看见大虹桥西有一片荒地,于是建议把这片荒地建成一个园林。
叶秀峰的建园思想是先造林后建园,这也就意味着栽树是第一位的。
如今,长堤春柳西侧这一片林子,大树参天,松柏苍翠,完美诠释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这一俗语。
绿色生态
扬州第一个公园在这里“诞生”
在扬州夏日清晨,这片林子,是很多晨练老人的第一选择,年过八旬的原园林局总工程师韦金笙就是其中之一,每隔几天,他和老伴散步锻炼时就会经过这里,“按照过去的说法,这里很绿色,按照现在的说法,这里很生态。”
1951年,经扬州市政府的批准同意,万叶林园改名为“劳动公园”。1953年,在叶林中建造了一栋“红房子”,这是一幢三楹高檐厅房,四面红色门窗,环有走廊,这便是人们熟知的“劳动大厅”(后来改名为“友谊厅”,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不过,对很多扬州人而言,他们还是更愿意叫它“红房子”。1955年,在叶园东南角模仿清朝宫廷样式修建六角亭一座。
劳动公园是解放后扬州建设的第一个公园,仅仅卖了一天的门票(开业用券),价格为3分钱。
1956年,韦金笙来到扬州,他对万叶林园最初的记忆,就是这里的树已经长得很大了。
1957年,劳动公园再次更名,为“瘦西湖公园”,门票价格为5分钱。
随着瘦西湖风景区范围扩大,瘦西湖风景区将这一区域的景点名恢复为“万叶林园”,并在林中道路旁树立标牌。
造园先造林
成就扬州最大古树名木群体
叶秀峰在万叶林园的造林,在当时可称得上新潮。当时林子选种的树种,大多是名贵树种,如金松、雪松、狮子松、美国薄壳山核桃、日本冷杉、平头池杉、五针松、法国梧桐、猿猴松、扁柏、花柏、竹等。这些树,既有来自美国、日本、印度的,也有来自国内的。
当然,有一些因种植设计不合理(部分生长速度慢的乔木以及灌木、亚乔木,逐年被速生树种树冠遮蔽,透风不良,也吸收不了阳光),后来死掉了,如猿猴杉、丛生柳杉、线柏等。还有一些由于不适应中性土壤,长势逐年衰弱,特别是平头池杉。韦金笙还清楚记得,在林子北边靠近藕香桥的地方,有一棵五针松,当时已经长得比较大了,但后来还是因为水土不服死掉了。
虽然死掉了一些,但依然留下了很多,而且这些留下来的树木,长势非常良好,并成就了扬州最大的古树名木群体。这些树,不仅为人们带来清凉,有的还实实在在带来了“口福”,如薄壳山核桃,每年秋天,当果实落地,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捡拾。
韦金笙说,单从地形上看,万叶林园所在地,其实是比较适宜种植树木的。因为扬州地势平坦,而这一片地方,地势较高,不会积水,有利于植物生长。
乔木数量众多
曾尝试打造“裸子植物园”
作为一个乔木林,万叶林园也一直是园林人关注的焦点之一。事实上,这片林子,后人经过了多次补栽,加上自然的力量,万叶林园才形成了现在“大树参天、松柏苍翠”的格局。
乔木是裸子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万叶林园数目众多的乔木,1957年,瘦西湖公园成立后,把万叶林园规划成一个“裸子植物园”,随后便陆陆续续补栽了裸子植物种或变种上千株,如雪松、青桐等。同时,在林子南边也自然生长了许多乡土树木,如枫杨等。
韦金笙或自己动手或指挥工人就种下了多棵树木,而其中,让他印象最深的就是瘦西湖花房旁的一棵香樟和鸡爪槭。这棵香樟树冠直径达20米左右,树型优美,已成为游客和晨练人们的最喜欢的一景。“这棵香樟栽的时候,扬州香樟树还很少,我从无锡引了10棵,9棵种在水云胜概后面,1棵种在花房旁。那时,我在花房那里住了10年,亲眼看着它一天天长大。”
同在花房旁的鸡爪槭,现在已成为“连理枝”景点。这棵树,原本长在竹林中,后来竹林衰败,工人在清理竹林时“意外”发现了“连理枝”,便将它保留下来。后来,一些人为祈祷美好姻缘,还经常在上面悬挂写有字的红色布条。
韦金笙说,根据规划逐年补种的大量裸子植物,特别是补种的雪松、水杉、璎珞柏等树种,虽然不是古树名木,但现在也已绿树成阴了。
树种丰富
古树名木种类达16种
万叶林园对树种的选择是有讲究的,设计者认为要有三个原则,一是冬天修剪的枯枝可卖给商店住户,二是春天竹笋可以入市销售,三是林子可以为县城(当时为“江都县”)园林绿化提供树种(种源地)。
万叶林园树种丰富,据悉,当年叶秀峰造林时,选种的树种就达到了200种之多,其中竹子13种,松树19种,柏树15种。而在1959年,扬州师范学院生物科学生在这里调查发现,这里有裸子植物4目7科16属39种(引自《扬州师范学院学报》1960年第五期)。
目前,万叶林园80多棵古树中,树种分别有圆柏、日本冷杉、五针松、龙柏、银杏、紫薇、五角枫、榉树、广玉兰、乌桕、无患子、白皮松、日本柳杉、短叶柳杉、重阳木、薄壳山核桃等16种。其中,以圆柏和薄壳山核桃数量最多。
林中水泥长颈鹿、石马和石羊
给不少扬州人留下美好的儿时记忆
在万叶林园的东北部林中,有3种“动物”常年“驻守”在这里,它们是一头水泥材料的长颈鹿,两头石马和两头石羊。这几只动物,可以说给不少扬州人留下了美好的儿时记忆。
据专家考证,石马长约1.8米,高1.3米;石羊长约1.3米,高约0.9米。石马的鞍、蹬、嚼、缰绳以及石羊角等细部雕刻具有明显的明代特征,应为明代墓道石刻遗存。韦金笙说,这里的石马,是他从长春桥附近搬到这里的,目的就是让小孩能在这里玩耍。而石羊是从普哈丁墓园的土坡中挖出来的,当时为更好保护而搬到万叶林园,几年前已物归原主。“长颈鹿”是景观设计大师吴肇钊设计的,小孩可以在这里玩滑滑梯。
不过,为了游客安全着想,如今这些“古董”已被原地封存。
60年前,叶林设置“动物角”
大象表演“绝活”让扬州人大饱眼福
1957年10月,在叶林西南角新建占地近7万平方米的小型“动物角”,接受由扬州博物馆饲养的小型动物,和广东宝安籍饲养员王兴友,中置二草顶圆形笼舍,北为孔雀笼舍,饲养孔雀;南为恒猴笼舍,饲养恒猴。面南五间草顶简易笼舍,饲养蛇、豪猪等小型动物;面东七间草顶简易笼舍饲养猕猴和黑熊等动物。两组笼舍之间的扇形露地圈养梅花鹿。
1963年8月14日,上海动物园亚洲象“依纳”在动物园展出10天,表演吹口琴、打皮鼓、投篮球等短小精彩技艺,使扬州市民大饱眼福。
1981年,“动物角”迁至叶林西侧,由猴池、猛兽笼区瓦顶八间,飞禽笼区瓦顶八间,还有梅花鹿、骆驼场;饲养动物有狮子、云豹、黑熊、棕熊、恒猴、蟒蛇、鳄鱼、骆驼、梅花鹿、孔雀、丹顶鹤、灰鹤、鸳鸯、野鸭、猴面鸟、锦鸡等。
2004年,动物园从瘦西湖搬迁至茱萸湾风景区,叶林这片空地改建为儿童游乐场,添置了电动转马等游乐项目。
眼下的叶林,依然是一个以乔木为主的丛林,树冠相连,遮天蔽日,林中道路,是名副其实的“林阴道”。
阅读(1876)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