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烟台将以“率先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奔小康、农村可持续发展三大任务,2017年底将实现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销号”。
过去五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质效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三连丰”,小麦亩产创全省最高纪录。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出口额逼近30亿美元,烟台苹果连续7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苹果、大樱桃网上销售额分别增长54.2%和67.1%。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8%,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万人,率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一体的医疗保险。实施精准扶贫、点对点扶贫,共有4.3万人实现脱贫。
农村面貌显着改观。70%的村庄达到硬化、亮化、绿化、美化、净化标准,96%的村庄通上自来水,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实现村居全覆盖。建设农村新型社区346个,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143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0%,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莱州、蓬莱、龙口、招远4市获评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县(市)。
支持引导农户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率先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民奔小康、农村可持续发展三大任务,在抓改革、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上务求突破。
推进优势产业提质升级,深入实施苹果品牌发展战略,培植壮大葡萄、大樱桃、莱阳梨等区域主导产业,进一步在全省全国叫响优质品牌。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发展畜牧产业,争取率先在全省建成现代畜牧业示范市;加快“海上粮仓”建设,打造优质安全水产品主产区和绿色生态海洋牧场示范区。
引导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承包地,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推广合作式、托管式、订单式服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竞争力。
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行动,积极实施种业自主创新工程,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新品种,培育现代科技型种业企业,打造现代种业强市。
未来三年我市将改造农村厕所77万户
目前,全市第三轮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已经全面展开,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要求,以沿铁路、干线公路和村庄街道、沟渠、河道、水库为重点,对反光膜、秸秆、杂草等各类生产生活垃圾集中清理,消除所有卫生死角。全面推进农村厕所改造。从今年起,未来三年我市将改造农村厕所77万户。年内确保完成26万户,力争实现30万户。
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坚守耕地红线,严格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划定森林、林地、湿地和物种生态红线,强化水资源管理;抓好水系绿化、荒山绿化和湿地生态修复。
加强农业环境治理,提升耕地质量。大力推广深松整地、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等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通过加强技术指导、推广配方施肥,逐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食安烟台”行动,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不断提高烟台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质量美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争取明年底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销号”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着力补齐农村发展短板,改善农业农村民生。大力发展农村普惠性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高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促进医疗资源向农村基层流动,扩大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范围。
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旧村改造和“村改居”,推动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积极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政策,保障进城农民工及随迁家属平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性住房政策。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和引导他们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各类权益,切实解除其后顾之忧。
做好扶贫开发,到2017年底,力争全市所有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销号”,早于全国3年、全省1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阅读(1116)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