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要让“广州蓝”持续蓝下去
要让“广州蓝”持续蓝下去
网上收集 2015/12/14 12:37:09 (1084)
  随着关注度增高,PM2.5已成为公共话语空间中的一个高频词汇。近年来,为保护空气环境而发起公益行动,已不再是官方的专利。之所以启动“测霾漂流”,晏磊更希望,通过志愿者行动,向身边的普通市民作切身的宣教,增强大家的环境安全紧迫感。

  志愿者测霾,着重点在科普

  2011年以来,不少城市的环保志愿者开始自行监测PM2.5,但由于标准不一、组织不力,各自遇到了问题和困境。这种困境也摆在了晏磊面前。测霾活动启动以来,他面对过不少质疑,这些质疑多数是针对自测PM2.5数据的准确度。

  “官方的测量方法‘称量’法,通过在空气质量监测站安装滤膜,定期收集被截留到滤膜上的粉尘,然后过滤出其中的PM2.5作称量;对比之下,民间志愿者利用仪器做的测试,就显得简单,一直以来,不少专业人士都认为,像志愿者一样的个人监测空气质量意义不大,有专家觉得,灰霾并不只是PM2.5一项,而且仪器的使用、检测位置的选择等都会影响结果。为此,志愿者所测的结果,不能作为真实空气状况的依据。其实,志愿者所使用的便携式PM2.5检测仪,又不是由专业人士操作,其检测的准确度,肯定没法与环保监测部门十几万元的进口设备相比。但我们不需要和专业的官方测试PK,相反,我们需要合力,共同维护一片蓝天。”

  国内知名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负责人冯永峰认为,民间个人监测PM2.5确有

  缺陷之处,但意义不容忽视。“在官方精确的监测数据未有更新公布前,公众想了解空气质量,只能选择这种方式。但自测PM2.5的更重要意义,是在于民间监测可以影响和带动很多人参与进来,进而形成‘人人关心环保,人人热爱环保’的氛围。”

  “我们这个活动的目的在于呼吁广大市民,共同关注广州空气质量和环保事业,一起为建设美好家园出一份力。”晏磊说,他们想通过这个活动,吸引更多的市民更深入和更准确地了解PM2.5的污染问题,“连我身边的朋友和亲人,都只是粗略知道PM2.5对空气不好,对身体不好,但更详细的东西就不了解了,这样就无法感受到环境问题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了。如果大家都对PM2.5认识加深,意识到对其防治的重要性,衍生风险就会小一些。”

  专家:市民也是空气治污责任人

  广马开赛之前,晏磊就组织了志愿者来到滨江东路的珠江边实测了一次空气质量,在看到仪器显示:“PM2.5:14微克/平方米”,空气质量被判断为“优”的时候,才大大松了一口气。

  比赛日,选手和市民纷纷感叹跑在广州的蓝天白云下实在好惬意,当天广州空气质量确实“一级棒”,全市36个监测点位全部为优。不仅如此,近日广州市环保局最新监测显示,今年1~11月,广州没有出现过一天重度污染天气,而且PM2.5平均浓度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8%。

  空气环境好转,让市民皆大欢喜,但晏磊和志愿者们仍没有松懈。他认为,尽管此刻拥有“广州蓝”,要让“广州蓝”持续“蓝”下去,仍需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大气环境保护首席专家钟流举说:“治理空气污染的责任者是谁?第一是政府,二是企业,三是我们每个人,我们是受害者也是贡献者,更是空气污染的治理者,短期靠天气,长期靠治理,治理空气污染不是靠风吹走的,而治理灰霾关键在于治理空气污染。”

  相对日益透明的PM2.5监测数据公布,市民如何运用数据、降低PM2.5污染指数?晏磊觉得,对PM2.5知识的科普,仍任重道远。

  从何入手?小学生先来上“识霾课”

  相比起由部分志愿者担责的“测霾”行动,环境保护教育也刻不容缓。

  日前,2015年“互联网+科普”峰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针对当前中国科普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发布了《移动互联网网民科普行为大数据》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最受网民关注的科普热点事件为“雾霾及其成因”。

  “2012年,拜客广州曾经做过调查,30%大学生不知道PM2.5。尽管如今PM2.5已经成为新闻热门话题,但仍有不少人分不清‘雾’和‘霾’。如果大家的科普知识跟不上,就难以促进空气污染的防治了。”

  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教育是从小学,甚至是幼儿园便开始启动,老师们倡导孩子们养植物、种花草,抢着捡地上的垃圾,还不时组织活动,鼓励孩子们把家里的花儿带到学校里让小朋友互相欣赏,精心呵护着它们成长。还有学校组织小朋友到社区、步行街派发宣传文明卫生习惯的宣传单,并要求每个孩子都把这些活动讲给家里人听,监督身边的人是否有不良行为,发现及时纠正,巩固幼儿的环保知识,让每一个人都来保护环境,做大自然的好朋友。

  “但环境保护教育方面,我国起步较慢,仍需慢慢进行。”

  伴随“测霾漂流”的开展,绿点在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中获得资助,今年9月开始,培养300名大学生环境教育讲师,为广州31所定点合作小学提供环境教育,讲解名为“争气”的空气环保课。

  据介绍,在课堂上,来自绿点的环保科普老师,为到场的家长和同学开展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减霾齐行动,践行绿色生活”的互动学堂。科普老师还通过实验的方法,测量日常生活中的若干行为所产生的PM2.5,让学生深刻体会到PM2.5就产生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现象,并讨论如何减少生活产生的PM2.5。

  在课堂上,小朋友们初步认识了霾以及PM2.5的主要来源、分布、产生过程,以及PM2.5在不同时期对地球生态和生物产生的影响等等。

  链接

  灰霾对人体的危害

  霾中细小粉粒状的飘浮颗粒物直径一般在0.01微米以下,可直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支气管,甚至肺部。

  对于霾中的PM2.5颗粒,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钟南山曾给出了一组让人震惊的数据:研究显示,PM2.5每立方米增加10个微克,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率可以增加到3.1%。要是雾霾从25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的病死率可以增加到11%。

  为此钟南山认为,灰霾不光是对呼吸系统,对心血管、脑血管、神经系统都有影响,但是首当其冲的还是呼吸系统。

阅读(1084)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