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2020年规划59家养老服务机构;近期建设5处区级示范性项目;在主城区建设全面覆盖的虚拟养老院;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率100%、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80%。昨日上午,市规划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即将批准实施的《徐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
现有机构养老设施
床位缺失、规模偏小
市规划局昨日公布的《徐州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中,规划期至2020年,规划范围涵盖徐州市主城区,包括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和铜山城区。
《规划》显示,该范围内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老龄人口服务需求总量日益增大。通过梳理目前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现状,发现主城区内的机构养老设施存在床位缺失、规模偏小、入住率低、服务简陋、服务人员招聘难、产业发展缓慢、标准不完善等情况;社区养老设施缺乏维持经费、基础设施紧张、未形成市场化氛围、服务功能和水平不能满足需要。主城区内急剧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与养老事业发展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规划》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以信息为辅助,对机构养老设施和社区居家养老设施进行统筹规划,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完善、服务优良、机制灵活、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使养老设施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和需求。
主城区规划机构
养老服务设施59处
《规划》预测,主城区内老龄人口将从2013年底的27.2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41.6万人。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规划提出“9055”的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实现社会化服务下的家庭自助养老,5%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帮扶养老,剩下5%的老年人通过入住老年机构实行照护养老。
针对机构养老设施,《规划》中提出,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方式,在主城区范围内规划机构养老服务设施59处,提供养老床位23844张,每千名老人约合57张床位。其中现状保留和扩建养老机构31处,近期建设19处,远期建设9处。
为鼓励养老设施建设,规划明确的养老设施选址外的用地,在符合法定规划和土地政策、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配套设施条件许可等情况下,也可经规划审批建设机构养老设施。鼓励在城市更新项目中建设机构养老设施。鼓励租赁型和小型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
考虑到医养结合的需要,规划在环境适宜,周边有医疗、商业、文化、绿地等服务设施、交通便利、用地充足的区域选址建设综合型养老院,涵盖养老、医疗、教育、服务等多项功能,例如吕梁雨润太阳城慈善山庄、汉王镇铜山区老年公寓等项目。
规划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包含虚拟养老院、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住宅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三种类型。规划到2020年,在主城区建设全面覆盖的虚拟养老院;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率100%,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成率80%。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按照政策要求,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20至30平方米配套建设,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住宅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到标准的,由当地政府通过新建、置换、改造、租赁等方式,按每百户15-20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
近期建设
5处区级示范性项目
规划近期实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新建一批配套齐全、高水平、高质量的养老设施,具体包括集中力量建设5处区级示范性项目——市级吕梁养老院、云龙区社会福利中心、泉山区社会福利中心、鼓楼区社会福利中心、铜山区老年公寓;在新建城区和城市更新地区推进街道养老院的建设,逐步实现供需平衡;在城市建成区,通过给予租金、税收等政策优惠,积极鼓励租赁型和小型(150张床位以下)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以弥补养老床位的缺口。
下一步将根据市规委会审查意见,继续完善规划,制定分年度建设计划,尽快报批。通过政府、市场和家庭的力量,联合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空巢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创造条件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相关链接
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
问:随着高龄老人的增多,养老设施的护理床位是怎么统筹考虑的?
答:2014年8月徐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中指出:“至2020年,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要达到40张以上,其中护理型床位数要占到50%以上”。根据规划调研,现状养老机构入住的老人中,全护理老人占47%,半护理人数占32%,自理人数占21%。规划在养老机构护理床位数达到50%的基础上,设立市级、区级护理院,护理床位数达到70%以上,以应对未来人口高龄化的挑战。
问:虚拟养老院能提供哪些服务,如何购买?
答:以开发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为例,虚拟养老院提供家政服务、医疗保险、物业维修、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应急救助等6大类50多项服务。该服务由政府委托主运营商,整合社区服务企业加盟,为居家空巢老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的全方位养老服务。具体服务方式包括:老人打电话咨询服务,信息交换中心采集老人信息,调查老人需求,通过分析、筛查、汇总、录入等方式建立服务对象管理档案,社区服务队为服务对象提供上门服务,老人通过服务终端电话来确认服务开始、结束、给与评价。
阅读(985)
(责任编辑:城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