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 > 曾经红极一时的海丰西餐社
曾经红极一时的海丰西餐社
网上收集 2015/9/4 11:25:26 (492)

  解放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杭州曾经红极一时的海丰西餐社

  他家的菲力牛排、裱花蛋糕、果汁露冰淇淋 你有没有和父母或恋人吃过?

  有没有见过一个叫吴美娟的爱扎麻花辫的年轻女服务员?

  9月2日9:55,王女士来电:我妈妈她们一群老朋友9月19日要开一个聚会,但有一个老朋友一直联系不上,是个女的,叫吴美娟,以前在湖滨的海丰西餐社上班,后来倒闭了。只知道她家住在文三路。

  爱扎两条麻花辫的知青吴美娟 返城后去了红极一时的海丰西餐社

  往事很久远,昨天很多时候,王女士只能以“大概,应该,记得是”这样模糊的词语,来连贯她的回忆。

  王女士说,她的母亲陈美凤、父亲王利明和吴美娟都是杭州人,当时一起到建德县劳村公社黄龙大队下乡插队。三人1976年下乡插队,1978年回来。回杭后,王利明和陈美凤结婚,吴美娟也成了家。陈美凤去了蔬菜公司,王利明去了服装厂,吴美娟去了当时红极一时的海丰西餐社当服务员。

  最初几年,两家常常联系,成了亲密的朋友。

  父母和吴美娟的友谊,也给80后的王女士带来了美好的童年回忆。

  “海丰西餐社在那时太有名了,舍得花钱又有点小资情调的人都喜欢去。”因为有着吴阿姨的便利,当时还是小姑娘的王女士,每年生日时,父母都会去海丰订一只蛋糕。能吃到海丰蛋糕,是当时小朋友最期待的事,所以订的人很多,吴阿姨就会给她插个队。

  王女士说,还有那只香蕉冰淇淋,爸爸妈妈偶尔带她去吃一次,就可以成为和同学们说上好久的美事。

  后来,双方家庭各自操心孩子的学习和事业,见面渐少。有一天,王女士的父母去海丰西餐社找吴美娟,发现她已经不在那里做了,电话也联系不上。再后来,海丰西餐社也关门了。

  之后,王女士的父母断断续续找过,打听过,但一直没有吴美娟的下落。

  9月19日,王女士父母同一批到建德插队的知青有个聚会,总共26个人,已经找到了23个,还差三个,包括吴美娟。

  所有的线索概括起来只有这些:

  吴美娟,1956年生人,1米60米,1976年—1978年在建德插队。爱扎两个小辫,有时候是一条麻花辫,头发不长。1978年后,在海丰西餐社当服务员。以前住在文三路海丰西餐社宿舍楼。

  如果你知道,请拨打快报85100000热线。

  一只高脚玻璃杯的冰水里

  浮动着一颗乒乓球大小的白色冰淇淋

  这是许多70、80后杭州人对海丰的记忆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里,有一些由味觉勾起的回忆。有时仅仅是简单的一杯咖啡或一块薄饼,都会引出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而这并非是普鲁斯特具有非同寻常的味觉记忆,其实任何人皆如此。因为在所有感觉记忆中,气味感觉最不容易忘记。视觉记忆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可能淡化,而产生嗅觉和味觉的事物却能记忆长久。

  对老杭州来说,海丰西餐社可能就是这样一个记忆。

  在王安忆等海派作家笔下,上海当时最好最出名的西餐厅是红房子、天鹅阁和凯司令。而在杭州,那时也只有海丰了。它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杭州城几乎唯一的一家正宗西餐厅,也是最好的西餐厅。身处闹市,楼下卖蛋糕面包等西点,楼上吃西餐,风光一时无二,拥趸无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到海丰西餐社排队买蛋糕和面包的人,队伍一直从海丰西餐社所在的延安路,拐弯排到了东坡大剧院。许多杭州人的第一顿西餐、第一个冰淇淋、第一块蛋糕,甚至第一次与恋人吃饭,是在海丰西餐社吃的。

  有个叫凌霄藤的杭州人,曾回想起父亲带她去海丰西餐社吃冰淇淋的往事:“一只高脚玻璃杯的冰水里,浮动着一颗乒乓球大小的白色冰淇淋。我一个人吃一客,父亲不吃,他只是默默地看着我吃。”一阵浓浓的父爱令人动容。

  都市快报资深美食记者胡狸,见证了许多餐饮品牌的荣辱兴衰。虽然到她“出道”的时候,海丰西餐社已经关门,但昨天讲起它,许多回忆就像开了闸的洪水奔涌而出——

  读小学的时候,父母带我去过几次。餐厅客人总是很多,记得有个露天的院子,我们喜欢坐在院子里。我爱吃他家的果汁露冰淇淋,一颗冰淇淋浮在饮料上,特别好玩。

  我还记得他们家的杯子是塑料的,淡淡的蓝色。父亲是医生,比较反对在外面用公家的碗筷,但我喜欢嘛,他还是会带我去,但同时一定要自带碗和勺子。

  那个时候,我家是普通工薪阶层,去海丰吃算是比较奢侈的事情了。

  到我读中学的时候,有亲戚朋友陆续去沿海打工赚钱。我表姐就去了深圳做文员,比我们这里的文员赚得多。记得她第一年回来,便说要带我去杭州最好的餐馆吃饭,去的就是海丰西餐社。

  那天,我们两个人去了,表姐很大方地点了套餐,还买了蛋糕。那个套餐是一道道上的,前面有汤,中间是主食,后面有甜品,算是我第一次正式吃西餐的经历。

  等我后来进入媒体接触餐饮行业时,很可惜,海丰西餐社已经不在了。

  而这也是70、80后杭州人,对海丰的最深记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请恋人到海丰吃西餐是最有品位的事

  而对于60、70后的杭州人来讲,海丰西餐社是他们初恋开始的地方。

  一个叫“水中刀”的人,在2003年曾写过一篇有关海丰西餐社的回忆文章《回到初恋》,里面讲的就是在海丰西餐社的一段初恋:

  “不过当年我们这些小孩,大都在底下买一块蛋糕吃吃就已经很满足很豪华了,是从来没有上楼品尝过大餐的。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和我的初恋男友才去吃过一次,那时候大家还都是中学生,都觉得此举很高尚也很有品位。记得第一次吃牛扒,还是他一份份地替我切割好的,享受着自己喜欢的人的服务,我感觉十分幸福。尽管当时吃的是普通的牛肉,绝对不是神户牛肉之类的名贵产品,可我已经很满足了,海丰给了我一个矜贵美丽的回忆。 ”

  解放前的海丰西餐社

  是“三接头皮鞋”和旗袍女人的约会场

  海丰西餐社创建于清朝末年,由广东省海丰县商人出资创建。起初店名为“海丰茶楼”,经营广式菜肴和三市茶点(早、午、夜三市茶)。但当时杭州人对广东菜和吃茶点不太习惯,生意并不太好。民国后,西风东渐,海丰茶楼改名海丰西餐社,并从广东聘请西餐厨师、西点师、调酒师和招待生来杭,专营法式菜肴和西式点心,迎合了那些达官贵人开洋荤、洋人买办谈生意的需要,渐渐地站稳了脚跟。

  到杭州解放前,西湖边延龄路(今延安路)上的“海丰”已成为杭城最有名气的西餐社。

  据说当时出入海丰的食客,男人们都是整洁油亮的中分头,考究衬衣,脚上一双“三接头”皮鞋也擦得锃亮;女人们身着束身旗袍,流苏披肩,斜襟上插着一束麻纱绢头,手持一把檀香扇,配合着腰肢的婀娜流转,款款入得店门。这些打扮入时的食客,本身也成了一道街景。

  1966年,社会上涌起改名潮,海丰西餐社改名光明甜品店,知味观改名为东风馆,状元楼则是甬江饮食店。海丰也不再经营西餐,改做赤豆汤、银耳羹等中式甜点。

  1979年,光明甜品店又叫回海丰西餐社,再做西餐,归杭州饮服公司管理并重新装修了门面。但这时,海丰会做法国菜等西餐的厨师都已经离开了。杭州饮服公司便派出糕点师和厨师,到上海的“红房子”学习。红房子当时是上海腔调最足的西餐馆。海丰的厨师们将“红房子”的罗宋汤、黑椒牛排、奶油蘑菇汤、炸猪排,依样画葫芦搬到了杭州。

  “这个时候,来海丰吃西餐的人,和几十年前截然不同。知识分子和有良好家庭背景的人成了顾客主流。高跟鞋、裙子和说英文回归。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把法国大餐的‘法’发音为fà,沿袭了过去年代在上海凯司令吃饭的派头。”时任都市周报记者周笑纹在2009年追忆海丰西餐社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1984年,海丰西餐社更是花30万美元,从香港请来专业团队,对海丰进行了彻底改造。开张后的海丰分上下三层,一层卖蛋糕冰淇淋冷饮,二层卖西餐,三层卖中餐,这也是现在60、70、80后杭州人记忆中最深的海丰西餐社,洋派、大气。

  当时杭州的年轻人,也开始流行去海丰吃圣诞大餐,最受欢迎的是炸猪排、罗宋汤和香蕉船。那样的一顿西餐要20元,当时海丰厨师一个月工资是30多元,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大餐了。

阅读(492) (责任编辑:城市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荣誉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7-2018 bj1.com.cn 首都热线 版权所有 QQ:165687462
中国·北京 粤ICP备14047004号-20